21
2021
-
12
行業大會主題報告 | 從成長期邁向成熟期 ——線纜行業新發展周期及特點分析
9月3日,第十一屆中國國際線纜工業展覽會在上海再度拉開帷幕。2019中國電線電纜行業大會、“2019中國線纜材料大會”也在展會同期舉行,共同組成行業盛會“三大金剛”......精彩同期活動回顧,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哦~
2019中國電線電纜行業大會9月2日在上海召開。今年的行業大會以“擁抱變革 謀劃未來”為主題,行業內外企業界、研發機構、高等院校、行業用戶以及各地行業組織和機構代表集聚一堂,分享來自國內外新政策法規動態、市場信息、技術發展、管理方法及理念,探討行業發展趨勢,共論企業經營挑戰。
中國電器工業協會電線電纜分會副秘書長吳士敏
產業是一個具有相同的經濟技術特征的企業集合體。企業的發展可以選擇不同的產業,但無法脫離具體的產業而進行,產業發展為企業生存提供了中觀層次的環境。產業生命周期理論是現代產業組織學的重要分支之一,它通過理論和實證研究,論證了產業作為一個整體,它的發展演化都會具有明顯的生命周期及其階段性特征,即:經歷初創、成長、成熟和衰退的不同的生命周期,在不同階段會規律地呈現出某種共同性的行為模式和特性,影響著企業的進入、退出、競爭行為、創新行為等。因此,產業環境的最重要最直接的表現形式是產業生命周期。
圖片
產業生命周期與企業的關聯性表現在:
1、面對產業不同的生命周期,企業擁有哪些機會?
2、企業的戰略如何去適應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
3、生命周期的行為特征對企業的戰略有什么影響?
在線纜行業,從出現到成長、成熟再到衰退直至完全退出(消亡)的產業生命周期現象在一些細分的專業領域里(產品品種)可以找到典型的現實示例:油浸紙絕緣電力電纜、紙包絕緣通訊電纜、市話電纜、高壓包引出線等等。
該報告通過回顧行業過去的發展歷程,并對行業的發展階段做出判斷,根據線纜產業目前的現狀,試圖運用產業生命周期的分析方法,嘗試分析線纜產業新發展周期中的一些特點。
報告從產業創立—成長期回顧、邁向成熟期的產業、擁抱變革謀劃未來、樹立信心穩定預期這四個方面進行了論述。
新中國成立后的30年,是線纜行業經歷波折的產業創立期。在此期間,國內建立了一批具有市里的國有電線電纜制造企業群體,通過設立歸口研究所,建立了產業技術支撐體系。通過機械部組織、電纜所牽頭,重點骨干企業聯合,研制了一批國內建設亟需的產品,建立了初步完整的產品以及配套的制造體系、自己的標準技術體系等。期間產業發展受到非經濟因素的干擾,起伏較大。產業產值占比高,在國家制造業體系中已具有一定影響。
圖片
改革開放后的30年,線纜行業經歷了重構變化和活力激發的成長期。市場機制從計劃經濟體制逐步過渡到市場經濟,從部分對外開放到全面對外開放。改革開放前期,國有經濟成分逐漸從競爭性領域退出,民營、股份制以及外商投資企業開始進入市場,改革開放后期,民營、股份制占據市場主體,行業結構根本性改變。原國有體制中的人才資源逐漸流出,分散、稀釋到各個新興企業中,行業制造體系進入了一輪混沌的重構階段。體制機制改革、對外開放,激發了市場活力,國民經濟轉入快速增長,大批建設項目帶動市場需求,產業進入一輪持續的高速增長期。產業的產出和制造規模不斷刷新,行業經歷了30年持續高速增長。
隨著國際經濟衰退跡象的顯露和國內經濟增長趨緩,市場趨勢明顯轉變為總體需求平穩、缺乏熱點,用戶的投資強度普遍減弱、部分市場需求下降萎縮,產品技術缺乏顯見的革命性、顛覆性技術,制造技術趨于成熟標準化,新產品生命周期轉換加速。業內企業市場機制加劇,受上下游兩頭擠壓平均利潤率水平下滑,消化成本保持盈利的壓力加大,多數企業擴張熱情減退,投資更加謹慎,經營風險加大,企業分化趨勢更加顯現,馬太效應拉大發展差距。線纜行業中新進入企業數量減少,退出企業數量增多,行業內的收購兼并整合活動更趨活躍,制造格局和產能布局趨于穩定,嚴格的市場監管是企業發展環境改善,品牌、規模效應顯現。
圖片
進入產業成熟期,產業資本的密集程度提高,為大公司進入集中度更高的市場和進行更高技術的創新提供了可能性,密集資本的存在既為大公司提供了競爭優勢,也給中小企業進入市場和創新活動制造了障礙。產業成熟期既提高了新進入企業的門檻,也提高了在位中小企業的技術門檻。企業間競爭由技術創新之爭轉變成市場份額之爭,產能高的能夠以更低成本生產同樣產品并更加推動擴大市場份額。大企業規模、資本和定向創新構成技術創新的新門檻,新產品生命周期的階段轉換越來越快,盲目跟風已難獲得好收益。企業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升級改造的高投入,使得不具實力的企業望而卻步,進一步拉開企業發展能力的差距。
現階段產業邁入成熟期的發展所呈現出的新特點,看似是一些細微的、漸進性的變化,但正在構成現階段行業發展的新特征,將改變電線電纜行業的生態,并將影響和改變業界對現在以及將來的預期,成為影響現在和未來企業發展的基本因素之一。認識、了解和把握不同時期產業發展的規律,及時調整、制訂和實施企業新時期的發展戰略,對于企業提高發展的前瞻性、實現長期發展目標尤為重要。
近幾年來,優勢大企業的發展顯示了明晰的戰略選擇和發展路徑,如長期專注管理和技術研發能力的提升,促進精細化管理、精細化制造和掌握核心技術;以齊全的產品鏈優勢,提供產品解決方案服務和工程服務;整合設計、研發、制造、關鍵材料、附件以及工程服務等資源,提供一體化服務,開展國內外的EPC工程承包項目;以國際化視野充分利用國際國內資源布局產業發展。但對于中小規模的企業,由于環境的變化、過去習慣了的需求高增長已漸行漸遠,企業要在成熟的低增長環境中生存發展,戰略抉擇艱難。中小型企業的戰略選擇可能來自兩個方向:一是改變小而全、中而全的低效率經營布局,根據所在地域的產業發展特點,通過自身努力或被整合或與用戶建立緊密的戰略合作關系,尋求在細分市場、特定區域上的地位,著力擴大市場份額;二是本身具備專業化聚焦能力的企業,剝離無關業務,精簡成為該聚焦領域的專家型企業,以做精、做細、做深、做特,做出自己特色,形成無可替代的競爭優勢。
邁入成熟期的產業正處在塑造未來發展格局的關鍵時期,未來的路還很漫長,做好自己,必須堅持質量優先、創新優先、效率優先的高質量發展。困難不容低估,信心不可動搖,干勁不能松懈,未來一定屬于守誠信、能創新、高效率的企業。
相關新聞